自动平衡机的误差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 安装问题
- 地基不平:如果安装平衡机的地基不符合规定水平,底部连接面未垫实,地脚螺栓未紧固,或者放在楼面上,可能会激发共振,影响平衡机的正常工作。
- 工装问题:工装制作不符合要求,工装与工件配合面的径跳和端跳不良,可能导致动平衡机上工件的旋转轴心与工作时工件的实际旋转轴心存在差异。
2. 工件问题
- 工件本身的问题:工件本身的支承处轴颈的圆度不好,表面粗糙度太低,或者工件本身的刚度不佳,在高速旋转时产生变形造成质量偏移,或工件本身有未固定的零件在旋转状态下移动或松动。
- 工件的不平衡量:校正工件不平衡要求超过了平衡机本身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的能力,也就是平衡机的平衡精度不能满足工件平衡的要求。
3. 平衡机自身问题
- 机械结构问题:平衡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机械问题,比如转轴可能会跳动,传动部件可能磨损,或者轴承可能出现故障。
- 控制系统问题:传感器如果出故障,或者电气系统存在干扰,甚至控制算法不够准确,都会影响平衡机的正常运行。
-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压以及电磁干扰都可能对平衡机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4. 操作问题
- 操作不当:例如,转子未正确安装,夹具松动,或是平衡块放置不正确等,这些都需要在操作前进行仔细检查和确认。
5. 测量系统问题
- 测量系统或振动传感器自身问题:可能导致平衡机的测量结果不准确。
6. 修正误差
- 质量半径误差:平衡修正时修正试重半径与真实修正半径的差异所导致的平衡误差。
- 修正质量角度偏移误差:在经过平衡机校正平衡检测后,根据平衡修正提示修正角度应为θ1,但是人工修正时在θ2位置添加或减少试重以进行平衡修正,二者间修正半径相同,区别在于加质量中心存在周向角度误差Δθ,即存在试重角度误差。
以上因素都可能导致自动平衡机的误差产生,因此在使用和维护自动平衡机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误差。